sj学习网初中初一内容页

初一上册历史辅导练习题及答案【五篇】

2020-06-10 19:05:01初一335

  【导语】历史,简称史,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,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,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。下面是免费为您整理的初一上册历史辅导练习题及答案【五篇】,仅供大家查阅。

  第3课远古的传说练习题

  一、选择题

  1.2012•岳阳模拟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,每年的清明节,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祖先,数万华夏子孙汇聚在黄帝陵前,以“九鼎八簋”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规模宏大的公祭典礼。在古史传说中,他是______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

  A.黄河B.长江C.珠江D.淮河

  2.(2014•山东滨州)1.2014月5日,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,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。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()

  A.建造宫室、车船,制作兵器、衣裳B.让部下发明文字、历法、算术和音乐

  C.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D.妻子螺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

  3.歌曲《龙的传人》有一句歌词“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,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”,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

  A.戎族B.鲜卑族

  C.蚩尤部落D.华夏族

  4.炎黄子孙不忘本,两岸和平一家亲。山岳巍巍,河海殇殇,缅怀祖德,永矢弗忘!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“炎黄子孙”是因为

  A.他们都是黄皮肤

  B.是从中国大陆移民的人

  C.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炎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

  D.全部是黄帝和炎帝的后代

  5.2012•泰州模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,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

  ①炎帝②黄帝③尧④舜

  A.①②B.②③C.③④D.①④

  6.下列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与“天下为公,选贤任能”的情况相符

  A.原始人群时期B.山顶洞人时期

  C.半坡原始居民时期D.传说中的尧、舜、禹时期

  7.我国神话传说中,黄帝之后,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的人物叫尧、舜、禹,他们都是通过推选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。历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

  A.选举制B.投票制C.任命制D.禅让制

  8.2011•扬州中考尧舜时期,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,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的治水英雄是

  A.尧B.舜C.鲧D.禹

  二、非选择题

  9.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:

  “轩辕乃修德振兵,治五气,艺五种,抚万民,度四方……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。三战,然后得其志。蚩尤作乱,不用帝命。……帝乃征师诸侯,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遂擒杀蚩尤”。

  ——《史记•五帝本纪》

  1材料中的“轩辕”指谁?

  2从材料中指出“轩辕”参加过的两次战役名称及交战双方。

  3根据所学知识,列举“轩辕”还有哪些贡献?

  三、活动探究

  10.在河南郑州黄河岸边的炎黄广场,有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见下图。塑像高106米、单眼长3米多、鼻高8米。以山为体,山人合一,浑然天成。塑像左侧为炎帝,广额纯朴,智慧慈爱,右侧为黄帝,威武刚强,气宇轩昂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,体现了不屈不挠、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。它的建成,大大增强了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。

  请回答:

  1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?

  2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?

  11、(2014•江苏常州)阅读下列材料:

  村料一(见下图)

  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

  材料二(见下图)

  上图为在x疆发现的东汉墓中出土的丝袜。据考证该墓主人是当地人,丝袜是经“丝绸之路”从中原地区运来的。

  材料三(贞观年间)米斗四五钱(说明粮食很便宜),外户不闭(门者)者数月,马牛被(遍)野。……是岁,天下断狱,(判)死罪者(只有)二十九人,号称太平。

  ——欧阳修《新唐书》卷四一《食货志》

  请回答:

  (1)据材料一,指出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。(2分)

  (2)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?(2分)

  (3)据材料三,概括贞观年间的经济、社会状况。(2分)

  (4)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、文物和史书记载。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?并列举能反映夏朝建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(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)和文物各一例。(2分)

  答案

  1.A2.C3.D4.C5.A6.D7.D8.D

  9.答案:1黄帝。

  2与炎帝发生过阪泉之战,联合炎帝与蚩尤发生过涿鹿之战。

  3创制历法,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、收割。他还制作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。

  10.答案:1因为黄帝和炎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。

  2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华夏文明,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、自豪感,团结所有炎黄子孙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
  11.答案:(1)建造房屋,发明舟车、衣裳、养蚕缫丝、兵器、发明文字、历法。

  (2)西域各国与汉朝交往密切,x疆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。

  (3)经济繁荣,社会清明。

  (4)文物。传说:大禹治水、炎帝改进家具、发明陶器、医药、开辟集市等;半坡遗址出土的鱼纹彩陶盆、钻孔石斧,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、栽培稻谷遗存、刻画猪纹陶钵。

 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练习题

  一、选择题

  1.“上古三代”指的是()

  A.尧、舜、禹B.夏、商、周C.启、汤、文公D.禹、启、汤

  2.中华大地上建立的第一个王朝是()

  A.夏B.商C.周D.秦

  3.我国历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是()

  A.夏B.商C.西周D.秦朝

  4.将都城迁到殷,使商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的商王是()

  A.商汤B.商纣C.盘庚D.武丁

  5.周武王的军队与商军主力展开决战的地点是()

  A.阳城B.镐京C.洛邑D.牧野

  6.牧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,这一年属于()

  A.11世纪40年代B.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

  C.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D.10世纪40年代

  7.西周时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,实行了“授民授疆土”的()

  A.禅让制B.世袭制C.分封制D.宗法制

  8.对西周时分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()

  A.受封者有义务镇守疆土、交纳贡赋

  B.诸侯可以在封地内搞分封

  C.拓展了西周的统治,加强了周的权力

  D.形成了众邦林立、脱离中央统治的局面,阻碍了社会发展

  9.攻破镐京,灭亡西周的少数民族是()

  A.犬戎B.匈奴C.满族D.蒙古

  二、材料解析

  10.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,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,凡五等。……天子之田方千里,公侯田方百里,伯七十里,子男五十里,……天子之县内诸侯,禄也;外诸侯,嗣也。

  ――——摘自《礼记•王制篇》

 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,曰巡狩;巡狩者,巡所守也。诸侯朝天子,曰述职;述职者,述所职也。无非事者,……一不朝则贬其爵,再不朝则削卿地,三不朝则六师移之。

  ――——摘自《孟子•告子》

  回答:

  ①材料一说明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制度?分赐土地多少的依据是什么?

  ②材料二中的“巡狩”和“述职”各指什么?诸侯和天子的关系如何?

  ③材料二对诸侯作了哪些法律规定?为什么先“贬其爵”。此规定的目的是什么?

  活动探究

  11.传说牧野之战结束后,周武王登上一座山峰,鸟瞰天下山川形势,面对苍天,喟然长叹:“唉,殷纣不善乘天意,失去天命,我一刻也不能忘记这可怕的事情!”在返回镐京的途中,周武王一路忧心忡忡,从此夜不成寐。

  回答:

  ①“夜不能寐”的周武王后来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国家的统治?

  ②这些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?

  ③假如你是周天子,你会怎样治理国家呢?

  开阔视野

  夏商周断代工程

  “夏商周断代工程”,被列为我国国家“九五”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,目前已取得重大成果。一本《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~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》已经面世,还将出版一本《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集》和一套《夏商周断代工程丛书》。

  什么叫“夏商周断代工程”呢?简而言之,即把我国历最早的三个朝代每朝每代帝王的年代断清楚。根据“夏商周断代工程”项目办公室所宣布的研究目标为:一、为西周共和元年(公元前841年)以前各王,给出比较准确的年代;二、商朝后期(武丁以下)各王,给出比较准确的年代;三、商朝前期,给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;四、夏朝给出基本的年代框架。

 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当其冲要解决的一步,是西周自公元前841年前各王在位年代实数的确定,而关键的一年是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年。经过学者的辛勤劳动,已测定此年为公元前1046年,由此已推算出自周武王以后成、康、昭、穆、共、懿、孝、夷和厉王各王的实际在位年数。其次,夏商周断代工程还大体推算和测定出商朝的始末年代,分别为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,其间最重要的盘庚迁殷年代为约公元前1300年。第三,夏朝的始末年代也已推算出大致框架:约公元前2070年至约公元前1600年。“夏商周断代工程”已于2000年11月初在我国各大报纸公布《夏商周年表》。资料引自人教社教参

  商周时代的服饰

  周朝以分封制建国,制定了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、安定天下。其中,服装是每个人阶级地位的标志,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,规定是非常严格的。

  商周时代的服饰,主要是上身穿“衣”,衣领开向右边;下身穿“裳”,裳就是裙;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,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“韨”,用来遮蔽膝盖,所以又叫做“蔽膝”。春秋战国的衣服,是直筒式的长衫,把衣、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,这种衣服叫“深衣”。还有一种“单衣”,是没有里子的宽大衣服。他们头上还戴“帻”;帻是用来包住头发的头巾,不让它们披散下来。

  答案:

  1.B2.A3.B4.C5.D6.B7.C8.D9.A10.①分封制,爵位②巡视诸侯管辖地区,诸侯朝见天子。诸侯服从天子,对天子尽义务。③一次不朝见天子则贬其爵位,再不朝则削其地,三次不朝见则天子派兵讨伐。赐地多少按爵位高低。巩固奴隶主统治。11.①实行了分封制。②拓展了周的统治,加强周王室的权力。③想像有史为依据,合情合理即可。

 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练习题

  一、青铜器的高超工艺

  看图片“青铜器”结合教材回答

  一组:

  12

  1.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器的?到了夏商西周,青铜器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?

  2.图片1、2青铜器的名称各是什么?其中图片1有何历史地位?

  3.综合以上内容总结商周青铜器的制作特点有哪些?主要用途是什么?

  二、甲骨文记事与造字特点

  1.甲骨文的含义是什么?

  2.甲骨文在当时社会起什么样的作用?

  3.甲骨文最早出土于什么地方?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

  4.甲骨文采用哪些造字方法?

  5.阅读下列材料,回答问题。

  甲骨文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。那时候的统治者迷信鬼神,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,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,其文字称甲骨文。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,整整100年了,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,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。以出至殷墟,故又称殷墟文字;因所刻多为卜辞,故又称贞卜文字。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,已识2000余字,公认千余字。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,经济,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。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。

  (1)看下列图片是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中的部分文字,你可知道分别是什么吗?写在横线上。

  (2)看下图甲骨文中的各种,形状均似丝线缠绕。请你在图上用笔圈出这个字。通过这片甲骨文上的丝字,你能推测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?

  【巩固练习】

  1.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上的文字称作

  A.甲骨文B.金文C.小篆D.隶书

  2.具有“殷、青铜冶炼、甲骨文”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

  A.夏朝B.商朝C.西周D.东汉

  3.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的青铜器是

  A.编钟B.三星堆青铜立人像C.四羊方尊D.司母戊鼎

  4.文物是鲜活的历史。右侧图片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

  A.原始居民的生活B.商周的青铜文明

  C.春秋战国的纷争D.秦汉时期大一统

  5.文物反映一定时朗人类的社会活动。下列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

  ①司母戊鼎②人面鱼纹彩陶③兵马俑④汉、胡服佣

  A.①B.②C.③D.④

  6.郭沫若说:“一片甲骨惊天下”主要因为甲骨文是

  A.商代文字B.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

  C.字母文字的起源D.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

  7.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,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。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

  A.夏朝B.商朝C.西周D.春秋

  8.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:“隶书、金文、小篆、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?”其正确的回答应是

  A.甲骨文、隶书B.甲骨文、金文

  C.金文、篆书D.金文、隶书

  9.学者夏鼐说:“商朝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┄┄”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,商代

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造了比较成熟的文字

 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

  A.①②B.①③C.②③D.③④

  参考答案

  一、青铜器的高超工艺

  1.在原始社会末期,我国已出现青铜器。到了夏朝,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。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,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。

  2.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的青铜器

  3.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

  4.生产规模大,品种多,工艺精美,分布地区广泛。大量用于祭祀

  5.陶瓷业玉器制造业

  二、甲骨文

  1、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牛、羊等兽骨上的文字。

  2、记载详细的内容,如祭祀、战争等内容,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。

  3、河南安阳商朝

  4、象形、指事、会意、形声

  5(1)猴、鸡、马、龙、牛、羊、鼠、蛇。

  (2)我国在商朝时候就有了养蚕织丝,丝早已成为当时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

  【巩固练习】

  1.A2.B3.D4.B5.A6.D7.B8.A9.A

 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练习题

  一、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——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

  材料一

  牛耕铁器

  1.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,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?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?

  2.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?

  3.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:

  (1)农业

  (2)手工业

  (3)商业

  二、王室衰微与“诸侯争霸”

  平王东迁以后,东周开始,周王室开始衰微,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,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。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,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,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。

  【影视中的历史】

  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,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之一,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。

  1.影片所示的“春秋”时期属于哪个朝代?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?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?

  2.在电视剧《东周列国.春秋篇》中,东迁后的周平王,摄于郑国的威力,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。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?

  3.结合课本内容总结春秋五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从中得到什么启示?

  【史料中的历史】

  材料春秋无义战。——孟子

  4.孟子用这句话来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否恰当?为什么?

  第二组:连环画
  5.“第一集”的主人公是谁?“楚庄王图强”后打败哪国军队做了春秋霸主?

  6.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。很多的成语出自春秋时期,请你说出一个来,结合图片,谈谈你的感悟是什么?

  【自主建构】

  【巩固练习】

  1.我国古代,人们常以“牛、耕”作为名、字。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,字子牛,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。牛耕的作用开始于

  A.春秋战国时期B.秦汉时期

  C.隋唐时期D.宋元时期

  2.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

  A.诸侯争霸B.百家争鸣

  C.商鞅变法D.铁器与牛耕

  3.《国语•晋语》载:“宗庙之牺(祭品),为畎亩之勤(劳力)。”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

  A.耜耕B.牛耕C.耧车D.机耕

  4.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。他研究的内容应是

  A.西周分封B.春秋五霸

  C.战国七雄D.秦灭六国

  5.2014年5月6日,为期一周的安徽省颍上县第九届管子文化旅游节开幕。管子即管仲,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,被称为“春秋第一相”。他辅佐下列哪为诸侯成为春秋首霸

  A.秦孝公B.晋文公C.楚庄王D.齐桓公

  6.春秋战国时期,出现“公作则迟”“分地则速”现象,最主要的是因为

  A.分封制的推行B.百家争鸣的活跃

  C.铁器、牛耕的广泛使用D.合纵连横的开展

  7.下列历史人物,以“尊王攘夷”为号召,扩充疆界,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

  A.晋文公B.齐桓公C.楚庄王D秦孝公

  8.右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。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,春秋趋于鼎盛,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。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,战车受地形的限制,到战国时开始衰落,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、骑兵所取代。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

  A.经济的发展B.战争的需要

  C.运输的需求D.社会的安定

  9.春秋战国乱悠悠。“春秋五霸”“战国七雄”等争霸局面的出现,源自与哪一制度的衰落

  A.世袭制B.禅让制C.分封制D.郡县制

  10.“齐国君王齐桓公,任用丞相叫管仲,‘尊王攘夷’为口号,第一霸主逞威风”。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

  A.春秋B.战国C.西周D.商朝

  参考答案

  一、社会进步生强梦—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

  1.春秋时期,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。

  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,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。

  2.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,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。

  二、春秋争霸

  1.东周。齐桓公、晋文公、楚庄王、秦穆公。

  2.周王室衰微,诸侯实力强大,不尊天子;分封制瓦解。

  3.原因:齐桓公革新图强。晋文公勤于治国,楚庄王重用人才,越王勾践毅力顽强,雪耻复国。

  启示:国强要革新,国立须治业,国兴靠人才,人才是兴国的关键。

  4.孟子的说法太绝对了。积极方面:因为争霸的需要,各诸侯国进行改革,发展生产,推动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,同时战争又促进了民族融合,使国家趋于统一。

  消极方面:战争给人民带来课灾难,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,对社会起了破坏作用,延缓了历史的发展进程。

  5、齐桓公、晋国军队

  6、退避三舍。一个国家要想强大,必须抓住机遇,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改革,改革是强国之路;要善于用人,重视人才;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;应努力发展经济,提高综合国力。

  【巩固练习】

  1.A2.D3.B4.B5.D6.C7.B8.B9.C10.A

 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练习题

  一、新旧更替生强梦—战国七雄

  1.阅读教材,找出战国七雄形成的原因,演变过程及产生的历史作用。

  2.阅读材料,回答问题

  材料一七雄戈戟乱如麻,四海无人得坐家

  ——胡曾《咏史诗•流沙》

  (1)材料一中的诗歌反映的是什么时期怎样的政治局面?

  材料二

  (2)指出哪幅漫画是描述战国时期场景的?当时还有哪些比较的战役?

  二、力主创新统一梦----商鞅变法

  1.阅读教材,找出商鞅变法的时间、支持者、内容、影响。

  2.材料一乃秦孝公用商君,坏井田,开阡陌,急耕战之赏……倾邻国而雄诸侯。

  材料二“商君治秦,法令至行,公平无私,罚不讳强大,赏不私亲近。”

  ——《战国策•秦策》

  (1)材料一、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?结合所学内容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。

  (2)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,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。

  (3)用材料一中一句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。

  (4)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?

  三、造福千秋发展梦----的都江堰

  1.阅读教材,找出都江堰修筑的时期、人物、地位、功能、影响。

  2.材料一(右图)

  材料二据《华阳国志•蜀志》记载:“水旱从人,不知饥馑,时无荒年,天下谓之天府也。”

  (1)材料一、二反映的是哪一项水利工程?是由谁主持修建的?有何功能?

  (2)想一想,都江堰的建成与周边农业发展有什么关系?今天我们该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?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。

  【自主建构】

  【巩固练习】

  1.(2016•山东德州)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,如退避三舍、卧薪尝胆、围魏救赵、纸上谈兵等。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?

  A.奴隶制开始瓦解B.封建制度确立

  C.生产力飞速发展D.诸侯兼并争霸

  2.(2016•山东青岛)《史记•商君列传》记载:“商君相秦十年,宗室贵戚多怨望者.…后五月而秦孝公卒,太子立…遂灭商君之家.”这段材料说明

  A.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

  B.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

  C.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

  D.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,会付出沉重代价

  3.(2014•四川泸州)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

  A.迁都洛阳B.重农抑商C.奖励军功D.严明法令

  4.(2016•山东菏泽)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的一次改革。有人评价这次变法:“以前是贵族任战士,现在是战士为贵族”。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

  A.加强刑罚B.奖励生产C.推行县制D.奖励军功

  5.(2016•四川南充)改革变法是我国由奴隶社会进人封建社会的重要途径。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

  A.春秋时期B.战国时期C.秦朝时期D.西汉时期

  6.(2014•湖南株洲)李斯在《谏逐客书》中说:“孝公用商鞅之法,移风易俗,民以殷盛,国以富强,百姓乐用,诸侯亲服。获魏之师,举地千里,至今富强。”这段材料不能说明

  A.秦孝公重用商鞅B.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

  C.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D.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

  7.(2014•广东珠海)中国封建社会历时两千多年,以下哪次变革曾颁布法令:国家承认土地私有,奖励耕战,建立县制……,推动了本国封建制度的确立?

  A.商鞅变法B.秦始皇改制C.汉武帝罢黜百家D.孝文帝改革

  8.(2016•四川成都)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,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,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。据图1判断,公元前273年属于

  A.公元前3世纪前期B.公元前3世纪后期

  C.公元前2世纪前期D.公元前2世纪后期

  9.(2014•湖北宜昌)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进步,其中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的社会改革是

  A.尊王攘夷B.百家争鸣C.实行分封制D.商鞅变法

  10.(2016•四川宜宾)《史记》载:“(孝公)有囊括四海之意……。商君佐之,内立法度,务耕织,修守战之备。”可见“商君”属于

  A.儒家B.道家C.法家D.墨家

  11.(2014•贵州毕节)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,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户人家: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,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,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。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

  A.秦国B.韩国C.楚国D.燕国

  12.2015•厦门修筑于战国时期,使成都平原“水旱从人,不知饥馑”的水利工程是

  A.都江堰B.灵渠C.大运河D.长城

  13.(2016•四川内江)2.战国历史的特点,一是“乱”,二是“变”。以下各项中,不属于战国历史的是()

  A.商鞅变法B.长平之战C.楚庄王称霸中原D.合纵与连横

  14.(2014•甘肃兰州)阅读材料,完成下列要求。

  材料公元前356年,商鞅开始变法。这一天,在咸阳城内,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:“一、承认土地私有,允许土地自由买卖。二、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,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、住宅和官职;没有军功,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。三、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、多缴租税者,免其徭役。四、建立县制,全国划分为31个县,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,”听了这些法令,人群中议论纷纷。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。

  (1)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?

  (2)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,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?理由是什么?

  (3)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?

  15.(2014•山东临沂)(14分)阅读材料,回答问题。

  材料一商鞅是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,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。商鞅之法……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。

  ——毛泽东

  (1)材料一认为“商鞅是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”,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。

  材料二商鞅变法前,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。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,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……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,统一了斗、桶、权、衡、丈、尺,规定六尺为一步,二百四十步为一亩,五十亩为一畦。

  ——维基百科

  (2)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,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概括这项措施的名称。在这项措施的基础上,秦灭六国后又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各地交流的经济文化措施?

  材料三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,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办法。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,主张轻罪重刑,甚至罪及无辜。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,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以至严刑峻罚、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,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。

  ——《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》

  (3)结合材料三,说明商鞅属于战国时期“诸子百家”中的哪一家?你如何看待他的“重刑”思想?

  参考答案

  学习过程

  一、新旧更替生强梦—战国七雄

  1.见课本。

  2.(1)战国时期,出现了七雄争霸的局面。

  (2)漫画:长平激战。战役:桂陵之战、马陵之战

  二、力主创新统一梦----商鞅变法

  1.见课本

  2.(1)商鞅变法。法令规定:国家承认土地私有,允许自由买卖;奖励耕战,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,可免除徭役;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,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;建立县制,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。

  (2)严刑厉法、赏罚分明、公平无私、不畏强权。

  (3)作用:“倾邻国而雄诸侯”。

  (4)改革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关键,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。适时改革、变法,有利于经济的发展,国家的进步。

  三、造福千秋发展梦----的都江堰

  1.见课本。

  2.(1)都江堰李冰防洪、灌溉、水运。

  (2)关系:使成都平原成为“天府之国”。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,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。

  建议:及时清理河道,加固堤坝;政府加大投入力度,及时对都江堰进行修缮等。

  【巩固练习】

  1.D2.D3.A4.D5.B6.B7.A8.A9.D10.C11.A12.A13.C

  14.(1)秦国

  (2)对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一措施最为不满。因为如果没有军功,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,严重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。

  (3)秦国国力增强,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  15.(1)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织,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,促进了经济的发展,允许土地买卖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环境,而奖励军功则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,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,为适应国家统一大潮奠定了基础。(言之有理即可)

  (2)统一度量衡;

  (3)法家;赏厚刑重,才能使法令通行,达到对社会的有效治理。他的“重刑”思想维持了当时的社会安定,为秦国经济发展起了保驾护航的作用,但过重的刑法,给人民利益也带来了极大的损害。

再来一篇
上一篇:七年级物理暑假作业本答案八篇 下一篇:初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
猜你喜欢